为更好打造我校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群建设,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传承非遗美食文化,构筑科技共享平台;打造多元培育模式,助力全民终身发展,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发挥东盟现代粮·商工匠学院作用,助力粮食行业企业“走出去”,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为蓝本,依托武鸣校区粮食文化馆,于12月5日开展主题为“探秘那文化,品味中国粮”粮食文化国际交流研学活动。
本次研学活动由粮油康旅学院承办,由梁昕、裴朝东、阙玲丽等3位老师担任项目统筹:负责活动总统筹、规划和指导,校校联盟和对接;由马旻、廖建珍、侯佳3位老师担任工作执行小组,负责活动策划,具体任务落实等事宜,确保每个模块和项目顺利开展;由李影球、谢洁、陈秀霞3位老师担任专家组,负责粮食文化知识打造、粮食元素挖掘等工作;由马旻、胡娟2位老师以及粮油康旅学院代表150名,负责粮食文化研学课程设计和实施,应急预案、现场协调等相关工作,确保研学活动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开展。
此次研学活动的对象为来自老挝、泰国、越南、菲律宾等45名东盟国家学生,本次研学围绕着“觅粮缘、学粮知、做粮物、品粮味”等4个模块开展。研学活动第一项:觅粮缘,东盟国家学生参观我校武鸣校区粮食文化馆,走进被誉为“中国那文化之乡”广西隆安县,见证广西最集中、最灿烂的稻作文化。研学活动第二项:学粮知,东盟国家学生听取李影球博士、教授做关于“那乡之道,和谐之道”的粮食文化讲座,李影球老师从“那”文化起源,“那”山水文化,“那”图腾与稻神祭,“那”歌舞及风情,带领同学们解锁广西那文化和民族米类相关知识。同时,本次研学活动特别邀请到广西壮乡民俗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潘红华女士,潘总现场给同学们展示五色糯米饭植物染料提取,并以壮族五色糯米饭为引子,带领同学们探索非遗传承之路。随后进入研学活动第三项:品粮味,东盟国家学生通过品尝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甜酒,赴一场植物与糯米饭的融合之旅,探寻五色糯米饭色彩的秘密,通过味蕾感受糯米饭的独特风味。研学活动第四项:做粮物,东盟国家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胡娟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探寻那文化稻神祭、稻草龙、农具节等那文化相关民俗民风,学习制作稻草龙,进行粮食废物利用手工DIY制作。
(李影球博士在给东盟国家做“那乡有稻谷,和谐之道”讲座)
(东盟国家学生认真听取讲座现场)
(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传承人潘红华女士与同学们探索索非遗传承之路)
(胡娟老师指导东盟国际学生制作稻草龙)
(东盟国家学生在认真制作稻草龙)
(东盟国家学生展示亲手制作的稻草龙作品)
(东盟国家学生展示稻草龙作品大合影)
(国际研学活动师生大合影)
此次国际研学活动的举办,大大促进我校在校企融合、国际交流,助力培养全球化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宣传者。